阮桂君、刘继林、王兆鹏、李建华金秋学术文化节讲座活动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10

 10月31号下午,文学院邀请中国文艺评论家理事、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李建华教授开展讲座,彭公亮教授主持。

李建华教授围绕“当代文艺创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主题开讲。他从艺术的历史,中西方艺术的差别对艺术的概念进行解说,并依次从艺术与经济、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的关系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他还以展示优秀歌曲,影视,绘画作品的方式解释了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李建华教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创作如何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问题:一是艺术创作要有世界视野。要重现对世界各国优秀艺术成果的学习和借鉴,量视艺术作品的对外宣传与传播作用,尊重艺术对人类共同情感、命运、价值的传递与表达、通过艺术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二是艺术创作要讲好讲好深焦更具普遍人类价值尺度、直面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难题以及讲好触及人性及人类精神隐秘的中国故事。三是艺术创作讲好中国故事要做到以共同价值来减少文艺误差与综合文化鸿沟;凸显中国故事中价值观的进步性、现代性并在创新中丰富讲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

文学院部分老师,学生参与讲座。  


 

10月28日下午,我校在文学院湖北方言文化中心会议室召开中国光谷社科名家论坛。文学院邀请中南民族大学首席专家王兆鹏在一号教学楼湖北方言文化中心会议室开展题为如何运用GIS、VR、AI等数字技术研究古代文学的专题讲座。

论坛中,王兆鹏教授从用视频还原诗词场景,用卫星地图重现作品现场,用GPS定位考察路线和作品现场和用GIS做文学编年地图呈现作家活动行迹四个方面,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和学术空间。

王兆鹏教授通过丰富的举例,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学相结合,指出数字技术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操作层面的技术,且其带有方法论的性质,通过巧妙运用新技术能够大幅度拓展古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提升古代文学研究的智能化水平。他还提出,科技时代应该是“画里有诗,诗里有画、诗里有亮点、诗里有视频、诗里有电影”,并表示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能扩展古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并能提升古代文学研究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水平。他还希望文学院的学生们好好运用现代技术传承古代文学。

论坛最后,王兆鹏教授热情回答了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本次论坛由文学院副院长李汉桥主持,文学院老师与同学们参加。

 

 

 

10月17日晚7:00,文学院邀请到了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刘继林为我院学生开展讲座。

讲座伊始,刘教授表示自己和二师有很大渊源,很高兴来到文学院与大家共同交流。


接着,他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与他的文学批评作品,提到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女神》,进而引出今天的讲课主题。他以《〈女神〉之时代精神》与《〈女神〉之地方特色》为例子,具体分析了闻一多学批评的方式,即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文本。

随后,刘教授为我们总结了文学批评的正确打开方式。他提出文学批评应具备问题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比较意识,并建议大家多读历史,特别是有关特定人物的历史;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学会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文本。

最后,刘教授为在座同学耐心解答困惑,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